蘿卜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蔬菜,被稱為“土人參”,常見的顏色有白色、紅色、綠色等,不同顏色的蘿卜在營養成分和肉質上存在較大的差異,為了準去區分蘿卜的顏色,滿足消費者對顏色選擇的需求,就可以在統一的標準光源條件下對蘿卜的顏色進行檢測。本文就為大家帶來蘿卜顏色的檢測方法。
蘿卜有哪些顏色?
蘿卜在中國是栽培歷史悠久的大眾化蔬菜,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目前中國蘿卜種植面積為120萬畝左右,居國內蔬菜種植面積第3位。蘿卜在世界范圍廣泛栽培,而中國是世界上蘿卜品種類型最多的國家,在長期的歷史演化中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植物學性狀,如不同的肉質根大小、肉質根形狀、肉質根顏色、葉型和葉色等。中國蘿卜肉質根皮色主要有白、紅、綠3種,肉色主要有2種,即紅色與白色。生產上作為蔬菜栽培的蘿卜一般為白皮白肉的白蘿卜,也是起源較早、分布最廣和栽培面積最大的蘿卜類型,肉質根一般不含花青素;紅皮白肉蘿卜在中國南方栽培較多,產量較高,但皮所含蘿卜紅色素很少;綠皮紅肉的心里美蘿卜,根皮不含蘿卜紅色素,肉質部分蘿卜紅色素含量較低,主要在中國北方栽培;而心皮全紅的蘿卜以涪陵紅心蘿卜最為獨特,因富含天然色素一—蘿卜紅而備受關注。由于不同顏色蘿卜所含營養成分存在差異,因此就需要在統一的標準光源環境下對蘿卜的顏色進行區分。
在標準光源箱中區分蘿卜的顏色:
當光源發生改變時,我們觀察到物體的顏色會隨著光源、周圍環境的改變而變化,此時,我們去評價物體的顏色,就會產生一定的差異。理想的蘿卜顏色檢測的照明光源是自然光。自然光分為南窗光和北窗光,南窗光一天中光照強度及光源成分變化大,不宜作對色光源。北窗光柔和且相對穩定,通常采用的是光照從日出3h以后到日落3h以前的北窗光,且要求光照均勻,照度不小于2000lx。實際上,一天當中自然光源的光譜成分是不斷變化的。當太陽光斜射時,能力被(云層、空氣等介質)吸收較多,長波光線所占的比例增加,短波光線所占比例減少,入射光中橙紅色成分偏多。反之,當太陽光直射時,能力被吸收較少,光譜成分中短波比例增加,長波光線所占比例減少,光就偏藍。所以,一天中太陽光的成分是不同的,呈現由偏橙紅至偏白至偏藍的變化。另外,在高緯度的地區,太陽光的顏色偏藍;在低緯度的地區,太陽光的顏色偏紅。且自然光在晴天、陰天、雨天時會有差別,而且來自窗戶的采光條件也有所不同。
因此,為了準確判定蘿卜的外觀顏色,我們就需要一種相對穩定可用于顏色檢測的光源,因此CIE國際照明委員會就規定了統一顏色檢測時所用的光源,稱之為標準光源。隨著照明技術不斷的發展,人們所處的照明環境也不斷在改變,因此CIE推薦的標準光源由最初的A、B、C已經逐漸發展到如見的D系列、F系列光源。標準光源箱就是一種專門用于顏色檢測的照明燈箱設備,一般配有D65、TL84、CWF、U30、UV、A等多種光源,具備測試同色異譜效應的功能,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顏色檢測光源需求,并且燈箱內壁涂層為中心灰,盡可能減小環境色對顏色檢測結果的干擾。用戶在對蘿卜顏色進行檢測時,只需要將待測試樣與標準色樣一同放入標準光源箱中,就可以準確的評定蘿卜的顏色,從而根據顏色對蘿卜進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