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使用對色燈箱評定物品的顏色時,常常要求光源是穩定的光源,以避免對色結果的不準確。那么,什么是穩定光源?穩定光源如何使用?下文小編就為大家進行簡單的介紹,感興趣的用戶可以了解一下!
什么是穩定光源?
所謂穩定光源,即其輸出光功率、波長及光譜寬度等特性(主要是光功率)應當是穩定不變的,當然,絕對穩定不變是不可能的,只是在給定的條件下(如一定的環境、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其特性是相對不變的。若要達到一定的指標要求,穩定光源應有一定的措施以保證其特性的穩定。一般采取APC電路和ATC電路等措施。
從上面可以看出,絕對穩定光源是不存在的,我們只能將光源控制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
穩定光源如何使用?
穩定光源是對光系統發射已知功率和波長的光,其與光功率計結合在一起,可以測量光纖系統的光損耗。在測量損耗過程中,穩定光源(SLS)發射已知功率和波長的光進入光系統。對特定波長光源(SLS)校準的光功率計/光探頭,從光纖網絡中接收光,將之轉換為電信號。為確保損耗測量精度,盡可能使光源仿真所用傳輸設備特性:
1、波長相同,并采用相同的光源類型(LED,激光)。
2、在測量期間,輸出功率和頻譜的穩定性(時間和溫度穩定性)?! ?/p>
3、提供相同的連接接口,并采用同類型光纖。
4、輸出功率大小滿足最壞情況下系統損耗的測量。
當傳輸系統需要單獨穩定光源時,光源的最優選擇應模擬系統光端機的特性和測量需求。
對色光源為什么要求是穩定的?
不同光源箱,我們觀察到的物體顏色會發生區別。有些是我們能察覺到的,有些是我們肉眼區分不出來的。為了保證測量顏色時光源的統一,我們就有了標準光源對色燈箱這種設備,它可以模擬出標準人造日光環境,讓我們更加精準的對色。
但是如果標準光源箱的光源不夠穩定,那么我們對色的結果必然會發生很大的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