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光源箱中配置了多種類型的光源,不同的光源由于光譜能量分布的不同,其色溫和顯色性就有所差異。要想保證對色光源的穩定性,就需要對其色溫和顯色性進行校準。那么,標準光源箱對色光源的色溫和顯色性怎么校準?本文做了介紹。
光源的色溫是用絕對溫度K來表示,是將一標準黑體加熱,溫度升高至某一程度時顏色開始由紅一淺紅一橙黃→白→藍白→藍,逐漸改變,利用這種光色變化的特性,某光源的光色與黑體在某一溫度下呈現的光色相同時,將黑體當時的絕對溫度稱為該光源的色溫。色溫與白熾體的實際溫度有一定的內在聯系,但并不相等。熱輻射光源以外的其他光源的光色在色度圖上不一定準確地落在黑體軌跡上,只能用光源與黑體軌跡最接近的顏色來確定該光源的色溫,這樣確定的色溫稱為相關色溫。色溫在3000K以下時,光色就開始有偏紅的現象,給人以溫暖的感覺。色溫超過5000K時光色則偏藍,給人以清冷的感覺。
但有時候某個光源的色溫剛好不在黑體輻射的顏色溫度曲線上,我們把具有相同刺激的顏色與其最相似的黑體輻射體的溫度相比較,并處于一定的色差范圍內,我們把該色溫稱其為該光源的相關色溫。
測量點與光照度校準時一致。開啟對色燈箱電源開關,并開啟被校標準光源,將標準光源預熱15min。使對色燈箱處于暗室環境中,避免雜散光影響。然后將色溫探頭分別放置于各個測量點,逐點測量相關色溫值。讀數時,應將手遠離探頭,待顯示穩定后記錄9個點的測量值。若同時配置多種類型標準光源,應逐個重復上述步驟。
1.相關色溫偏差
對上述校準記錄的測量數據,按下列公式計算相關色溫偏差。
公式中:r——對色燈箱相關色溫偏差,K;Tav——對色燈箱在9個測量點的相關色溫平均值,K;Ts——對色燈箱所配置的標準光源的標稱相關色溫值,K。
2.相關色溫均勻度
對上述校準記錄的測量數據,按下列公式計算相關色溫均勻度。
公式中:Tmin對色燈箱在9個測量點中的實測最低相關色溫值,K。
光源顯現被照物體顏色的性能稱為顯色性,也就是顏色逼真的程度,顯色性好的光源對顏色的再現較好,所看到的顏色也就較接近自然原色,顯色性差的光源對顏色的再現較差,所看到的顏色偏差較大。光源的顯色性是由光源的光譜功率分布所決定的,光譜連續的光源顯色性好,物體在該光源下,所呈現的顏色就較逼真。CIE制定了一種評價光源顯色性的方法,用顯色指數表示光源的顯色性,即光源的顯色指數用被測光源下物體的顏色與參照光源下物體的顏色相符程度來衡量。
顯色指數分為一般顯色指數(Ra)和特殊顯色指數(Ri)兩種。一般顯色指數(Ra)是針對C正規定的有代表性的8種色樣,在被測光源與參照光源下逐一對比,得出的這8種色樣的特殊顯色指數Ri的算術平均值。一般人工光源用Ra作為評價顯色性的指標。光源的顯色指數愈高,其顯色性就愈好。顯色性與參照光源完全相同的,其顯色指數為100。一般認為Ra=100~80顯色性優良,Ra=79~50顯色性一般,Ra<50顯色性較差。但是一般顯色指數Ra 高的光源可能對于某個特定的顏色,其特殊顯色指數Ri是較低的,在選用光源時應注意。
在箱體工作面中心位置進行顯色指數測量,重復測量三次,取平均值為測量結果。讀數時,應將手遠離探頭,待顯示穩定后記錄顯色指數測量值。若對色燈箱配置多種類型光源,應逐個對光源進行顯色指數校準。
對上述校準記錄的測量數據,按照下列公式計算顯色指數平均值。
公式中:Raav——對色燈箱顯色指數平均值;Rai——對色燈箱在箱體工作面中心位置實測顯色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