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印刷品的顏色進行檢測,是保證印刷品顏色準確性的前提。在印刷顏色檢測中,會在特定的標準光源條件下,按照標準規定的要求進行顏色檢測。那么,印刷對色用什么類型標準光源?有什么要求?本文對此做了介紹。
對于觀察反射顏色樣品(反射原稿和復制品)應采用CIE標準照明體D65,其參數指標在CIE1931色品圖上的色品坐標為x=0.3127,y=0.3291;在CIEI960UCS色品圖上的色品坐標為u=0.1978,v=0.3122,所用人工光源為標準照明體D65的模擬體,光源與標準照明體的色品偏差值△C應小于0.008,光源的一般顯色指數Ra應大于等于90,特殊顯色指數Ri(檢驗色樣9~15)應大于等于80。(色品偏差值△C和光源顯色指數的計算的方法可參見CY/T3-1999和GB/T 5702)。并且用于觀察反射顏色樣品的光源應在觀察面上產生均勻的漫射光照明,照度范圍在500lux~1500lux,并視被觀察樣品的明度而定。另外,觀察面的照明應盡可能均勻,不能有照度突變,照度的均勻度應大于80%。
對于觀察透射顏色樣品,應采用CIE標準照明體D50,其參數指標在CIEI931色品圖上,照明體的色品坐標為X=0.3457,y=0.3586;在CIE1960 UCS色品圖上的色品坐標為u=0.2091,v=0.3254,所用人工光源為D50的模擬體,光源與標準照明體的色品偏差值△C應小于0.008。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對于觀察反射樣品采用D65光源和對于觀察透射樣品D50光源的標準限于我國新聞出版行業標準,對于執行《ISO3664:2000觀察彩色透射片和復印品的照明條件》標準中,反射印品的鑒定、反射印品的實際評價、透射樣品的直接觀察等ISO指定觀察條件均采用D50標準光源。
對于印刷行業,標準光源的要求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衡量。
1.色溫(或相關色溫)
印刷行業以前使用6500K色溫的標準光源,但是現在已經改為使用5000K色溫的標準光源。5000K色溫的顏色為標準的白色,相當于正午北窗的照明效果,相對光譜能量分布更加均勻,所以非常適合印刷行業使用。通常印刷行業所使用的標準光源,絕大多數都是熒光燈管,說它的色溫實際上是相關色溫,即相當于5000K的黑體輻射時的顏色。熒光燈管都是受激發光,此類光源的光譜能量分布圖有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在某波段上會突然出現“脈沖”,能量會在此出現增大,并且不像鎢絲燈的光譜是連續的。衡量熒光燈管的色溫時,通常是指相關色溫,即相當于同亮度條件下黑體的色溫值。這一點并不影響實際中的使用。
2.顯色指數
顯色指數可以理解為相同的色溫下,光源與”理想”的標準光源之間的相似程度,如果數值是100,表示100接近;如果數值是90,表示90接近。對于印刷行業而言,顯色指數越高,在其中觀察顏色的還原程度越高;顯色指數越低,顏色還原的程度越低。因此,印刷行業要求顯色指數至少要在90.因為很多熒光燈管制造廠商對于顯色指數為90以上的都不再做細致的分類,所以如果燈管的顯色指數高于95,就屬于非常優質的觀察光源了。
3.照度
照度即光照的強度,照度越高,光源越亮;照度越低,光源越暗。對于印刷應用而言,主要有兩種使用情況,一種是使用高照度的光源照明,這樣可以發現印刷(展望印刷行業的發展趨勢)的每一個細節,是在對印刷品進行嚴格比較時使用的,但是對于高光亮調部分的層次影響較大,可能會造成損失;另一種情況使用相對適當的照度,是日常檢查印刷品時使用的。
4.均勻度
均勻度不好會使印刷品看起來深淺不一,所以觀察燈箱都會安裝圍光板。好的燈箱圍光板會有特別的設計,以保證光線能夠均勻地照射在看樣臺面上,使整個看樣臺面上的亮度十分均勻。另外,也有一些標準光源燈箱使用了“漫射”系統,即在燈管下方,安裝遮光板,通過遮光板的光線會更加均勻地照射在看樣臺面上。對于印刷行業的觀察條件,IS03664中做了明確的規定,其中涉及到了前面介紹的指標(色溫,顯色指數,照度和均勻度)以及周圍環境的光源等指標,也規定了顯示器的色溫和亮度,以及軟打樣時的環境要求。
印刷行業經過多年的標準化工作推進,D50不管是從國際國內標準、廠房照明、軟件配置,還是技術管理人員思維都已經融入到了方方面面,大規模把D50改成D65是個巨大的系統工程,耗時耗力,效果也不明顯。具體來說:
1.如果要更改印刷行業的參考照明光源,首先就要改標準,無論是國際標準,如《ISO12647印刷技術網目調分色片、樣張和印刷成品的加工過程控制》系列標準、《ISO3664印刷標準觀察條件》《ISO13655印刷技術印刷圖形圖像的光譜測量和色度計算》等等,還是國家標準,如《GB/T18722印刷技術反射密度測量和色度測量在印刷過程控制中的應用》《GB/T30329印刷技術四色印刷油墨顏色和透明度》等等幾十項標準都必須修改。
2.現在絕大多數企業在廠房照明、印刷品評價用觀察箱等幾乎都采用D50光源,如果全部更新,需要的資金將是巨大的,對于已經充分競爭、利潤率越來越低的印刷行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3.現在很多認證,如G7、PSD、PSO、GMI等都是基于前面的標準,標準一旦修改,認證的基礎性文檔和數據都必須要改,這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重新試驗進行文檔修訂、獲取新的特性化數據等。
4.印刷服務的上下游產業,例如食品包裝、煙包、紙張、油墨等也已經適應了印刷行業的D50光源,如果要修改,還需要上下游產業一起修改,這工作量也是巨大的。
5.50和D65的相對光譜功率分布曲線可以看出,D65比D50包含了更多的紫外光(UV光),這對普遍使用熒光增白劑的印刷行業來說也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因此,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印刷行業的參考光源從D50轉為D65是不可行的,但是在一些特定的細分領域,印刷企業可根據客戶的需求靈活使用光源,不能僵化和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