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光源的顯色性?光源的顯色性是指光源顯現被照物體顏色的性能,也就是顏色逼真的程度。光源的顯色性,是由光源的光譜功率分布所決定的,光譜連續的光源顯色性好,物體在該光源下,所呈現的顏色就較逼直。那么,標準光源的顯色性有什么要求?本文為大家做了介紹。
在定義顯色性的時候,一般是通過讓光源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然后觀察所呈現出的色,彩的視覺效果,亦即是觀察色彩的逼真程度。對于具有較好顯色性的光源,當其照射到物體上時其色彩的還原程度就越好,這就是說人眼看到的色彩更加的接近于在自然光下看到的原色。而演色性較差的光源在色彩的還原度上就會偏差很大。因此對于人造光源,要求就是其能盡可能的讓人眼感知到正確的顏色,也就如同在太陽光下看到物體一樣。以上就是光源的顯色性,用顯色指數來表示顯色性的好壞,單位是Ra。如下圖所示是C1E色度區域示意圖。
如果把標準光源的顯色指數定為100,那么其他的光源顯色指數均會低于這個數值。在國際照明協會中一般把顯色性指數分為下表所示的五類:
光源顯色性的評價方法是將標準樣品分別放在待測光源和參照標準光源下觀察,較兩個條件下的顏色,顏色偏差越小,則表明待測光源的顯色性越好。這14個孟塞爾顏色的前8個顏色樣品是明度基本相同、色調不同的顏色,用于計算一般顯色指數Ra(即這8個顏色的平均色差),而用這14個顏色樣品單獨計算的色差稱為特殊顯色指數 Ri計算一般顯色指數Ra和特殊顯色指數Ri的公式見公式。
一般顯色指數Ra反映了光源的平均照明效果,但不能反映對個別顏色的效果,因此,有時需要針對某個區域顏色照明有特殊要求時,除了要考慮一般顯色指數外,還要考察相應的特殊顯色指數。
CIE還規定:待測光源色溫不高于5000K時,用完全輻射體(黑體)作為參照標準光源,待測光源色溫高于5000K時,用標準照明體,作為參照標準光源。參照光源的顯色指數Ra=100,當在待測光源下與參照標準光源下的標準樣品顏色相同時,則此光源的顯色指數為100,顯色性最好,反之,顏色差異越大,顯色指數越低。在計算顯色指數時還要考慮不同光源照明引起的色適應,因此需要進行色適應修正,計算公式較復雜,在此不做介紹,可參考相應的資料及標準。
光源的色溫與顯色性,從本質上說,都是由它的光譜能量分布決定的。以日光為例,日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等多種顏色的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日光照到某一種顏色的物體上,物體將其他顏色的光吸收,而將這種顏色的光反射出來。比如,藍布受日光照射后,就將藍光反射出來,并將其他光吸收,因此人眼看到的這塊布是藍色的。由于日光本身包含了各種顏色,再加上各種物體對不同的光的反射性能不一樣,所以大自然在日光照射下就顯得五彩繽紛。鈉燈則不然,鈉燈發出的光主要是黃光,當黃光照在藍布上,藍布將黃光吸收,藍布雖然能反射藍光,但鈉燈發出的光中基本上沒有藍光,也就談不上反射藍光了。因此在鈉燈照射下藍布就變成黑布了。鎢絲燈的光譜能量分布是連續的,各種顏色都有,因而有較好的顯色性,但其輻射能量分布偏重于長波方面,整體上看來光色偏紅偏黃。
然而,光源的色溫與顯色性之間并沒有必然的聯系,相同色溫的各光源之間的顯色性差別可能很大,相同顯色指數的各光源之間的色溫差別也可能很大,各種色溫的光源都可能有較好的顯色性,也可能有較差的顯色性。如:鎢絲燈色溫低,顯色性好;高壓鈉燈色溫低,而顯色性差;馬路上的高壓汞燈,從遠處看它發出的光既亮又白(色溫高),但被它照射的人的臉色卻象抹了一層青灰色(顯色性差);而高壓缸燈,發出的光亮白(色溫高),燈下的顏色也不失真(顯色性好)。
不同的光源所發出的的光譜功率分布有很大的差異,因此也就導致光源的光色各不相同。人們在不同的光源條件下觀察同一個物體外觀色彩,都會出現顏色感知上的偏差。為了統一顏色檢測光源標準,CIE就推薦了標準光源和標準照明體。
標準照明體和標準光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標準照明體是指特定的光譜功率分布。而標準光源是指符合標準照明體規定的光譜功率分布的物理發光體。
標準照明體A:代表絕對溫度2856K的完全輻射體的輻射。
標準照明體B:代表相關色溫大約為4874K的直射日光,相當于中午的日光。
標準照明體C:代表相關色溫大約為6774K的平均日光,近似于陰天天空的日光。
標準照明體D65:代表相關色溫約為6504K的日光。
CIE建議,盡量使用D65來代表日光,在不能應用D65時則盡量使用D55和D75.在印刷行業中,常使用D50作為標準照明條件。印刷業色評價標準中規定,觀察環境四周的顏色應該是淺灰色或白色,不應帶有彩色以避免色對比和色適應對顏色視覺產生的影響。使用熒光燈時也應注意,熒光燈在使用5000h后,色溫會發生變化,應及時更換。且觀色前預熱15min后再使用會有更加效果,以避免剛啟動時光色不穩定而帶來辨色誤差。
而對于標準光源顯色性,CIE規定:待測光源色溫低于5000K時,用完全輻射體(黑體)作為參照標準光源;待測光源色溫高于5000K時,用標準照明體D作為參照標準光源,然后計算出待測光源的顯色指數。根據光源顯色性的分級:
①顯色指數Ra=75~100:好
②顯色指數Ra=50~75:一般
③顯色指數Ra=50以下:差
普通日光燈光Ra≈75,白熾燈泡Ra≈95,但色溫低顏色偏黃。
ISO3664推薦的印刷行業照明條件:觀察光源的色溫標準為5000K±200K,照度標準為2000lx±500lx,顯色指數(CRI)大于90。
1.根據不同的裝飾效果運用顯色特性
在實際的夜景裝飾、電影、電視、布景及室內裝飾等工程中,可以根據不同的裝飾要求選用不同光源例如:熒光高壓汞燈表面看上去它發出的光亮而白,說明其色表好,但它照在人的臉上卻發青很難看,說明它顯色性差。因為它的光譜成分中青綠具多,所以若將其用于草坪裝飾,會使草坪看上去更加郁郁蔥蔥,生機昂然,具有甚佳的效果。再如低壓鈉燈表面光色為橙黃色,但由于它的光譜成分中是單色黃,所以照在人和物體上都會變色,很難看說明其顯色性差,但若將這種顯色特性用于特殊的燈光制景,會達到滿意的效果。
2.根據披照場所對顯色指標要求運用顯色特性
顯色指數Ra如前所述指光源照在物體上顯色是否接近自然光的一相對指數。在一些被照場所如印刷、攝影、印染、展廳等場所要求將物體的顏色真實地顯現出來,所以選顯色系數較高的光源,可將物體的原色真實的反應出來,以達到良好的照明效果。